?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》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》的規定,現將2023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通告如下。
截至2023年年底(下同),全國特種設備總量達2128.91萬臺。其中:鍋爐31.96萬臺、壓力容器533.92萬臺、電梯1062.98萬臺、起重機械292.17萬臺、客運索道1135條、大型游樂設施2.52萬臺(套)、場(廠)內專用機動車輛205.25萬臺。另有:氣瓶2.88億只、壓力管道99.13萬公里(在冊)。(見圖1)
圖1 2023年特種設備數量分類比例圖
截至2023年年底,全國共有特種設備生產(含設計、制造、安裝、改造、修理)和充裝單位76366家,持有許可證77885張,其中:設計許可證2275張,制造許可證16375張,安裝改造修理許可證32062張,移動式壓力容器及氣瓶充裝許可證27173張。(見圖2)
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1360.09萬張。
圖2 2023年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分類比例圖
截至2023年年底,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共設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3289個,其中國家級1個,省級33個,市級477個,縣級2689個,區縣派出機構89個。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共計126994人。
截至2023年年底,全國共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5255家,持證5438個。其中,特種設備綜合性檢驗機構635個,型式試驗機構46個,無損檢測機構897個,氣瓶檢驗機構2172個,安全閥校驗機構1226個,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機械檢驗機構370個,電梯檢測機構92個。特種設備綜合性檢驗機構包括市場監管系統內檢驗機構248個,社會檢驗機構和企業自檢機構385個,技術檢查機構2個。
2023年,全國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71起,死亡69人,與2022年相比,事故數量減少37起、降幅34.26%,死亡人數減少32人、降幅31.68%。全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,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。但涉及特種設備的間接事故呈多發態勢,2023年涉及特種設備的間接事故19起,死亡59人。
按設備類別劃分,鍋爐事故3起,死亡6人;壓力容器事故1起,死亡2人;氣瓶事故2起,死亡1人;未發生壓力管道事故;電梯事故14起,死亡13人;起重機械事故20起,死亡19人;場(廠)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29起,死亡28人;客運索道事故1起,大型游樂設施事故1起,均未造成人員死亡。(見圖3、圖4)其中,場(廠)內專用機動車輛、起重機械和電梯事故占比較大,占事故總起數的88.73%、死亡總人數的86.96%。
圖3 2023年特種設備事故起數及占比情況
?
圖4 2023年特種設備事故死亡人數及占比情況
按發生環節劃分,發生在使用環節60起,占84.51%;維修環節9起,占12.68%;安裝調試環節1起,占1.41%;運輸環節1起,占1.41%。(見圖5)
圖5 2023年特種設備事故環節分布占比情況
按損壞形式劃分,承壓類設備(鍋爐、壓力容器、氣瓶、壓力管道)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、泄漏著火等;機電類設備(起重機械、電梯、大型游樂設施、場(廠)內專用機動車輛、客運索道)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墜落、碰撞、擠壓、受困(滯留)等。
按發生時間進行劃分,三季度特種設備事故數量最高,一季度特種設備事故數量最低。其主要原因是三季度處于暑期假期,人員安全意識懈怠,在線監測、隱患排查、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、盲區,造成發生事故的風險增大,事故相對多發;一季度特種設備事故數量最少,其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春節休假期間,加之疫情防控影響,部分設備處于停用狀態。(見圖6)
圖6 2023年1—12月特種設備事故起數分布圖
截至2023年年底,特種設備事故共結案45起,根據結案材料分析,事故原因主要分二類:一是因使用、管理不當發生事故,約占84.44%。違章作業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,具體表現為作業人員違章操作、操作不當甚至無證作業,維護缺失,管理不善等。二是因設備缺陷、維護保養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部件失效及保護裝置失靈的事故約占15.56%。(見圖7)
圖7 2023年特種設備已結案事故原因占比情況分布圖
2023年,全系統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總局黨組工作要求,深刻把握“講政治、強監管、促發展、保安全”工作總思路,全力守好特種設備安全底線,為高質量發展持續營造良好安全環境。
一是深入開展專項整治。按照國務院安委會統一部署,組織開展市場監管系統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行動,開展小型鍋爐、高壓氣瓶、壓力管道、客運架空索道、化工產業轉移相關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,開展電梯安全筑底行動、化工企業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整治“百日攻堅”行動。全系統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16.1萬份,責令停產停業221家,查封、扣押設備2萬余臺(套),立案3萬余件,總局約談企業2家、發出建議函8份、提醒敦促函16份。二是完成重大活動特種設備服務保障。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四川等地高標準完成全國兩會、服貿會、進博會、亞運會、大運會等重大會議與活動特種設備服務保障任務。三是妥善應對突發事件。參與寧夏銀川“6·21”特別重大燃氣爆炸事故調查工作,做好四川彭州“1·24”客運索道困人事故、云南彌勒“10·18”電梯墜落事故、深圳歡樂谷“10·27”過山車碰撞事故、新疆伊犁“12·09”鍋爐爆燃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、事故調查工作。
發布特種設備生產單位、使用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兩個部門規章,部署開展“特種設備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”活動,加強宣貫培訓,制定安全總監、安全員培訓教材及考核指南,完善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調度”制度相關配套文件,定期印發工作簡報共37期,推動配備安全總監、安全員431.1萬人。
一是推動法治監管。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《特種設備安全法》執法檢查工作。推動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》修訂,完成條例送審稿。出臺《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》《電梯自行檢測規則》《起重機械安全技術規程》《大型游樂設施安全技術規程》,制修訂《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》等多項安全技術規范。建立特種設備標準協調機制,開展特種設備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,推動特種設備國家標準制修訂。二是推進智慧監管。加快氣瓶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,全國46家液化石油氣瓶制造單位已全部建成制造信息追溯平臺。全國10982家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單位建立充裝信息平臺,占比99.82%。建立全國壓力管道檢驗信息管理系統,長輸管道、燃氣壓力管道檢驗覆蓋率分別提升至99.13、90.11%。三是加強信用監管。強化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信用監管,完成6.5萬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信息標注工作,標注相關信用監管信息5.6萬條。建立特種設備分類監管機制,按企業信用風險狀況實施差異化監管和證后抽查,對信用記錄良好企業實施自我聲明承諾免評審換證。
一是推動鍋爐綠色低碳發展。圍繞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,聯合發展改革委等5部委出臺《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》。加快推動全球環境基金(GEF)項目實施,以人員培訓和節能示范項目建設為重點,開展90余項鍋爐、熱交換器測試與評價活動,篩選出9項節能技術產品擬建立示范點,有效促進我國鍋爐綠色低碳工作。二是推動質量提升。貫徹落實《質量強國建設綱要》,指導河南長垣、山東羊流等起重機械產業集聚區持續開展質量提升活動。三是加強特種設備領域文化建設及崗位練兵。在2023年“安全生產月”期間,舉行“特種設備安全宣傳周”啟動儀式,央視新聞聯播進行專題報道;舉辦新時代中國特種設備發展藝術展,人民日報等10家中央媒體進行報道;與司法部共同舉辦“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普法知識競賽”活動;與全國人大財經委共同舉辦特種設備法律頒布十周年座談會,取得良好社會反響。支持第三屆“叉車安全日”暨叉車職業技能競賽,有效推動提升叉車安全水平。
特此通告。
市場監管總局
2024年3月23日